中國電信業的“新常態”
新常態一詞,是新一屆政府對中國經濟的最新認識。這意味著: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對于已經持續高速增長多年的中國電信業而言,作為中國經濟中的一個部門,筆者認為也存在一個新常態:收入和業務總量增速將長期趨緩;產業結構升級面臨關鍵窗口機遇期;傳統業務結構上,語音替代加速,流量業務長期面臨量收失衡;產業增長動力被迫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
一、中國電信業收入和業務總量增速將長期趨緩。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1月份到今年9月份,除了1月份和5月份增速“明顯回升”和“小幅回升”之外,其他7個月份基本都是“增速明顯趨緩”。
考慮2013年的翹尾影響,如果剔除1月份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今年前三個季度,電信業務總量增速維持在15%上下波動;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維持在6.5%左右。
如果解釋這個現象,主要原因有五個:
1)固定電話業務無論從用戶數還是業務量,繼續呈現快速萎縮和下滑。
2)“受互聯網應用的替代作用影響,移動話音業務量增速持續放緩”,移動話音業務低速增長,比如在2月份,移動本地去話MOU降至150分鐘/月·戶以下
3)短信和彩信傳統業務收入受到OTT業務沖擊,“大幅縮水”,在1-9月,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就同比下降17.9%。而“移動用戶主動發起的點對點短信量同比下降19%”。
4)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盡管呈現每月超過50%的高速增長,但是由于每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只有186.5M,如此低的上網流量不足以帶來足夠的收入支撐。
5)固定互聯網使用量同期保持較快增長,但是固網的包月業務模式固有的缺陷使得運營商很難業務量增長中受益。
長期來看,在沒有外部行業變量輸入的情況下,這五個因素的發展趨勢不會出現突變,所以,中國的電信行業無論是業務總量還是主營業務收入,其增速,都將長期趨緩。
二、產業結構升級面臨關鍵窗口機遇期
在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首次具體闡釋了新常態所帶來的機遇,其中有關中國經濟動力更加多元化的內容,意味著電信行業迎來產業結構轉型的重大窗口期。
眾所周知,新一屆政府提出了新四化的目標,既: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其目的之一是啟動國內市場,使得“中國經濟更多依賴國內消費需求拉動,避免過度依賴出口的外部風險”。
在此背景之下,信息消費已經被高層確定為拉動消費的重要支撐點。為此,國務院還曾經在2013年8月份專門印發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來自賽迪近日發布的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全系列季度預測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1.34萬億元,同比增長20%。
此外,在未來的三到五年,中國的城鎮化將進一步推進,圍繞城鎮化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在2013年開始正式登上信息消費的舞臺,并極有可能成為未來信息消費的主力舞臺。
公開的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400多個城市宣布建設智慧城市,覆蓋東、中、西部地區。
即使我們無需關注這個大規模的伴隨著“水泥造城”而帶來的“數據造城”即將帶來是萬億還是千億的投資機會,我們僅僅需要關注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所可能引致的整個電信行業作為信息服務的提供者時,所面臨的行業結構的變化和行業地位的變化,就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不能錯失這個窗口期。
三、傳統業務結構上,語音替代加速,流量業務長期面臨量收失衡
OTT應用對移動話音業務的沖擊正在呈現逐步加速的趨勢。
在業務結構上,以1-9月份的數據為例,非話音業務收入實現5112.4億元,同比增長11%,占電信業務收入比重達到57.7%。
而移動話音業務則是呈現“業務量增長持續低迷,和用戶增速差距進一步縮小”的長期性趨勢,比如在8月份移動話音業務量和用戶增速差距縮小至3.9個百分點,在3月份的數據顯示:移動電話通話時長的增速不足移動電話用戶增速的四分之一。
語音替代加速是在移動話音業務量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發生的。主要表現在:
1)移動本地MOU和長途MOU雙雙呈現緩慢下降趨勢。以移動本地去話MOU為例,2014年1月份的為156.6分鐘/戶,到9月份,這個數字為149.5分鐘。2014年全年的MOU平均線逼近150分鐘,而在2013年,這個數字還是160分鐘。
2)移動電話去話增速與用戶增速保持基本一致,且與用戶增速的差距加速縮小。而在2013年12月份到2014年的3月份期間,移動化音業務呈現出一個坡度極大的下滑,隨后進入一個非常平緩的階段,之后增速維持在2%左右。而在2013年的一月份,這個數字還是11、3%。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伴隨著能夠支持富媒體通信的OTT應用,尤其是微信的用戶規模迅速擴大,移動話音業務將被加速替代。
在移動互聯網數據流量方面,筆者認為運營商將長期面臨量收失衡加劇的趨勢。
進入2014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截止到9月份,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高達13.99億G,手機上網當月超過了1.3億G。且從6月份到9月份,連續四個月同比增速超過55%。
與業務量高速增長伴生的則是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的高速增長,尤其是在2014年的6月份,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6.4%,占電信業務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5.1%提高至20.9%。對電信業務收入增長貢獻達到125.6%,創下歷史最高水平。”,按照工信部的觀點:有效扭轉了語音業務下滑的不利局面。
此后,7,8.9三個的移動數據與互聯網業務收入的增速分別為46.4%,45.4%,41.4%。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一個趨勢,既移動數據集互聯網收入在整個收入結構中的比重,依然非常低,盡管增速很快,但是占比曲線依然非常平緩。
但是從2014年1-9月份的數據看,業務量增長曲線與收入曲線的差距呈現出加速變大的趨勢,到9月份差值為9.4%。
筆者認為,呈現出高速增長的移動數據流量并沒有能夠扭轉收入增速曲線下滑的趨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流量實際價格的快速下滑。
而這種量收失衡,也將成為新常態。
四、產業增長動力被迫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
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在4G上已經完成了57萬基站的覆蓋,預計到今年年底前能夠達到70萬基站。
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9月,新增移動通信基站75.3萬個,超過上年同期凈增數3倍,總數達316.3萬個;長途光纜里程達到了19528393萬公里。
如果FDD牌照正式發放,整個產業還會呈現一個投資增長驅動的小高潮,但是筆者認為并不會持續太久。
一是很多建設工程實際上可能已經發生,從制造業的角度,產能已經完成;二是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三家運營商都會盡快完成網絡覆蓋。
所以,從通信能力的角度看,推動整個行業增長的動力,將從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
但是在創新方面,電信行業的前景并不樂觀。
筆者認為,從長期趨勢上,電信業的增長將從技術進步驅動帶來的投資驅動,轉變為信息服務和應用創新的驅動,而在創新的主體上,也從設備商和運營商主導,轉向為客戶主導,既從生產者主導,變為消費者主導。
也就是說電信行業的創新,即將進入一個業務和模式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期。在這個時期將不再存在規模性可持續增長的市場,電信行業需要專注于每一個細分的市場,甚至利基市場,尋找收入來源。
在這方面,電信行業其實也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引致拉力。
工業4.0,智慧城市、醫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移動電子商務、農業現代化等,都將給電信行業的創新創造巨大機遇。
以上四點,是筆者對中國電信業新常態的觀點,這是一篇有關經濟層面的。
總體看來,中國的電信業在未來的五年,是一個徹底回歸平常態的五年,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是總體看,筆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